硬質合金,自上世紀20年代初由德國科學家發明以來,以其“widia”(似金剛石)的名稱面市,并首先制作鎢絲拉伸模得到工業應用,取代了當時價格昂貴的金剛石拉伸模。 我國硬質合金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目前,硬質合金模具基本上已系列化和標準化。從近幾年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硬質合金模具的研究和設計的理論已更深入、更科學,應用也更廣泛。 在開發新型硬質合金材料上,前幾年以鐵鎳代鉆為熱門,如:湖南省冶金材料所開發的相當于YG、YG20、YG25的高強韌性硬質合金,在用于冷鐓模、冷擠壓模等方面收到較好的效果;天津硬質合金研究所也以鐵鎳代鉆研制了相當YG(15-20)的硬質合金模具材料,在標準件的滾鍛、鋼球冷鐓方面與YG20效果相當。 近幾年來,新的研究熱門是細晶、超細晶,甚至納米晶硬質合金和梯度硬質合金。 細晶粒鋼又名本質細晶粒鋼,是金屬材料通過一些熱處理方法細化晶粒,使其本質晶粒度達到5至8級,從而提高其機械性能的鋼材。本質晶粒度是指鋼在一定條件下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傾向,在930±10℃保溫3-8h后測定奧氏體晶粒。當鋼中加入合金元素—鉻、鉬、鈦、鎢、釩等,將使晶粒長大的傾向大大減少...
發布時間:
2016
-
12
-
29
瀏覽次數:2
概述 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的統稱。包括純金屬、合金、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和特種金屬材料等。(注: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鋁)不屬于金屬材料)1.意義 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系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后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志。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2.種類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含鐵90%以上的工業純鐵,含碳2%~4%的鑄鐵,含碳小于 2%的碳鋼,以及各種用途的結構鋼、不銹鋼、耐熱鋼、高溫合金、不銹鋼、精密合金等。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并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 (3)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準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3.性能 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制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
發布時間:
2016
-
12
-
27
瀏覽次數:4
特種合金精密環扎設備及技術的發展,大大的提高了環件整體性能和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節約了貴重金屬資源,同時也滿足了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產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對特種合金使用行業,比如航空航天、武器裝備、工程機械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特種合金的精密環扎技術是及特殊、專業和精密于一身的技術,“特殊”是指,特殊合金如高溫、高強度、高抗腐蝕等特種金屬材料,由于特種金屬材料自身難于加工的性質,決定了其加工設備高性能的特點。特種合金精密環軋技術主要加工設備一般都是大噸位(幾千噸以上)的數控鍛壓設備、大型數控輾環設備及數字控制加熱爐等。高性能的“專業”生產設備,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精度同時,也提高了這行業的門檻。再者就是“精密”程度上,由于特種合金的特殊性,要想生產出合格的特種合金部件,必須在加工過程中對鍛壓參數、熱處理參數、加熱溫度和控制都需要精密調整,如果想要精密控制各種材料的相關加工參數,就必須每一種特殊合金的各項性能有精確的掌握,這樣才能得到合格的產品。 其實,環件軋制的原理是比較簡單的,無論是徑向軋制還是徑-軸向軋制,都是屬于回轉塑性成形技術,是利用環件輾擴設備中旋轉的軋輥對環形毛坯進行連續局部加壓,使環坯在回轉過程中逐步產生壁厚減小、環徑逐漸擴大從而達到整體成形的一種塑性加工工藝。說了這么多,小編再給大家介紹一些環軋工藝最的幾個特點吧:1) 環件精度高、加工...
發布時間:
2016
-
12
-
24
瀏覽次數:5
材料是3D打印的物質基礎,也是當前制約3D打印發展的瓶頸。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3D打印所用的這些原材料都是專門針對3D打印設備和工藝而研發的,其形態一般有粉末狀、絲狀、層片狀、液體狀等。 尤其是金屬3D打印粉末,因為金屬3D打印材料本身的材料屬性,其都有特定的應用領域范圍,因此,金屬3D打印材料選擇的過程是一個權衡多個因素的過程。而且,3D打印金屬不能僅僅憑借金屬3D打印機的參數來衡定,每種金屬材料都有適合自身特性的極限點,包括應用、功能、穩定性、耐久性、美觀性、經濟性都是設計師要考慮的因素。通常,根據打印設備的類型及操作條件的不同,所使用的粉末狀3D打印材料的粒徑為1~100μm不等,而為了使粉末保持良好的流動性,一般要求粉末要具有高球形度。以3D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為例,航空航天上使用的金屬部件都是在極端環境下的,具有強抗腐蝕性、耐高溫、金屬強度高的特點,如果不熟悉材料特征,如何利用3D打印控制制造金屬零部件呢?因此,熟悉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國內金屬3D打印材料而言,材料成本較高: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大部分的金屬3D打印材料依賴進口,另一方面,前期研發金屬打印新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科研經費及人力、物力資源。而隨著國家政府部門對3D打印材料的高度重視以及3D打印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國內在金屬3D打印粉末領域的企業也不乏其數。
發布時間:
2016
-
11
-
15
瀏覽次數:16